延宕了很久,終於想起十本書還剩兩本還沒寫。來趕趕進度吧!!
時間,是和我們日常生活習習相關的。但對小小孩來說,要建立起他們的時間概念有點困難。一分鐘是多久? 半小時是多久? 一天又是多久? 這種量化的名詞對小孩來說是沒有意義的,尤其是很模糊的「等一下」對小孩來說更是難懂。 還記得,有一次我說等一下,3歲多的蓁蓁居然回我「到底是要等幾下啊!?」 我整個是爆笑出來,覺得孩子真的是好可愛!!
教小孩看時間之前,當然得先認識數字,所以這本比較適合大概2.5歲~3歲的小孩開始看。先從數字顯示的電子表,慢慢進階到指針式的時鐘。用「可以做多少事」來幫助定義時間的長度。 一秒鐘可以完成踢球的動作,15秒可以從書架上拿起一本書,一個鐘頭可以散步多遠呢?
爸爸媽媽都可以根據每天的活動,來幫助孩子定義、了解時間的長短。
一天24小時,時間是怎麼定義出來的呢? 是靠太陽的位置來定義的唷~ 地球的一面是白天、另一面是晚上。(如果家裡有地球儀,就可以拿手電筒假裝太陽照光,會很好玩呢!!)
從月亮的變化,就能觀察出一個月的周期。
一年,又分成四季,春、夏、秋、冬。 也分成12個月。 在台灣沒有很明顯的四季區分,不過我教蓁蓁看到葉子變黃就是秋天來說,樹枝發芽就是春天來了。 所以,在路上看到黃色的落葉,蓁蓁就說:「你看,現在是秋天!!! 」明明才剛進春天啊~~這個又好難解釋喔,只好趕快再帶她看發芽的樹枝 XD
昨天、今天、明天的概念又更難解釋,到了現在快四歲,蓁還是覺得,睡覺之前發生的事就是昨天。所以,午睡起來她會說:昨天我去公園玩。但其實是早上去公園玩。 我教他晚上睡覺起來的隔天是明天,但他還是經常說睡覺起來的「今天」~ 目前還在努力中~
而一年的概念就是用生日來區分啦~ 看到生日蛋糕和蠟燭,蓁就反射性的要唱生日快樂歌和吹蠟燭。每天都在說她的生日快到了~~
書的最後一頁是家族樹,可貼上家人的照片來教小孩認識家族稱謂和輩份喔~
水果這一本大概1、2歲的小孩就可以共讀認識水果了。
光是蘋果就有好多不同品種,春天蘋果樹開花,夏天結滿果實。不過拜地球村及科技改良之賜,我們一年四季都有蘋果可以吃啊~
西瓜、柳橙、桃子、櫻桃,都有剖面圖可以看唷~不同的水果的核或籽也長得不一樣。
蓁蓁共讀時都會說,那個籽不能吃,我只要吃白白的肉 (她說的是水蜜桃,她吃水蜜桃要去皮去籽,不然就不吃啊~~~)
▲ 今年去採過草莓之後,草莓也變成蓁愛吃的水果之一了!! 上面兩張圖是透明翻頁的左右兩面,原本是完整的草莓,翻開就看到草莓的剖面圖,很有趣吧!
理科第一個發現十書寫完了,真的是很不錯的一套書。只是價格真的很高啊~ 如果是現在,應該捨不得買這套書吧! 只能說當初傻傻搞不清楚書價高低,眼睛閉著就刷卡了! 但說也不覺得買這套書會覺得後悔,而且每本書都有附CD喔~ 是書的主題再做延伸。當初被我收起來到忘記,前陣子整理東西時才翻出來,可惜只剩八張CD了~~~ 理科還有另一套手電筒書看起來也好像很好玩,下次再找來看看。
延伸閱讀:
♥ 理科第一個發現: 數數 & 基本概念 (蓁@0y5m / 熙@0y10m)